- 新聞中心
- 聯系我們
總部(ADD):洛陽市高新區
廠址:洛陽市西工區紅山鄉黨灣村310國道旁
通信(ADD):洛陽市武漢路大禹新村4#-1-502
郵編(PC):471039
E-MAIL: lyzenyo @163.com
傳真(FAX):(0379)64228177
電話(TEL):(0379)63027177/7188
老網站:HTTP://www.lyzenyo.com
新網站:HTTP://www.0515maya.com
BLOG: http://blog.sina.com.cn/lyzenyo
BLOG:http://luoyangzhenye.blog.sohu.com
總經理:王振武(0)13700798836
營銷部:王 飛(0)13526964714
生產部:喬運華(0)13403791929
客服部:張國鋒(0)13525482528
行政部:馮銳銳(0)13525482546
財務部:趙鳳改(0)13525447390
-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一周鋼鐵行業熱點點評(11.3-11.7)
[ 時間:2014-11-10 點擊:832 ]
來源:鋼聯資訊
【行業資訊】
◎美國將對中國輸美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征收“雙反”關稅
新聞回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日公布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無取向電工鋼產品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基于這一裁定,美國商務部將通知海關對中國輸美相關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
鋼聯點評:出口是緩解國內電工鋼供大于求的重要途徑。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工鋼下游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斷推動,中低牌號無取向電工鋼和一般取向電工鋼的市場日益萎縮,市場供大于求。加大我國電工鋼產品的對外出口力度,是解決產能過剩的一條有效途徑。同時,相應的生產企業也應加強學習WTO的相關政策法規,避免引發貿易摩擦。
◎豫冀鋼企混改初啟 門檻高存多重困難
新聞回放:近日有報道稱醞釀已久的河北省《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將在近期正式對外宣布,河北鋼鐵集團已經列入河北省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名單。而在10月份,河南省公布的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方案中,包括安鋼集團在內8家省管企業被最終選定擔負第一批改革試點任務。
鋼聯點評: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曾指出,當前鋼鐵業主營業務虧損依然較為嚴重,產能過剩、自有資金不足等問題凸顯,而且鋼企的資產規模往往是幾百億元,民營企業參股門檻很高。多重因素導致現在鋼鐵行業混改有難度。
◎我國擬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 借助外資改造鋼鐵等行業
新聞回放:國家發展改革委4日起就《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修訂稿大幅縮減了限制外商投資產業條目,從原來的79條減少到35條。此次征求意見稿取消了鋼鐵等領域的外商投資限制。其中,鋼鐵等領域不同程度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鋼聯點評:對于產能過剩和技術落后產業,讓外商投資進入,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引入外資可以提高整個鋼鐵行業的技術含量,加劇落后產業淘汰,同時減少進口。需要注意的是,放開鋼鐵等外商投資限制,并不是放任產能過剩或環境污染,而是要轉變外資管理方式,借助外資有效改造傳統產業、優化經濟結構,另一方面也提醒相關部門要一視同仁,不能放松節能和環保監管。
◎鐵礦石價格下降至64個月低點
新聞回放:由于金屬與礦業市場負面情緒越來越多,頂級消費國中國前景迷茫,供應激增,周二鐵礦石價格下降至近五年半低點。周二鋼鐵指數含鐵量62%鐵礦石中國華北CFR基準進口價格設定在每噸77.10美元,當日下跌近1%。
鋼聯點評:由于鐵礦石價格不斷走低,中國鐵礦石產能在過去6個月持續萎縮。同時低價鐵礦石所引發的產能調整還將延續。雖然主要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呈現放緩跡象,但是包括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在內的主要公司卻對低成本鐵礦石逆勢增產。由此所帶來的供大于求異常明顯,或導致國內更多的相關公司停產倒閉。穆迪預計,由于大型鐵礦石生產企業大規模增產,今后幾年內鐵礦石價格仍將處于低位并將持續波動。
◎鐵礦石受APEC限產令重挫至逾五年最低 還能跌多遠?
新聞回放:由于缺乏來自中國的需求,鐵礦石價格跌至逾五年最低水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鐵礦石購買國的部分鋼廠在全球領導人匯聚北京前被要求停產。據金屬通訊有限公司5日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青島港口含鐵量為62%的鐵礦石價格跌2%,至76.46美元/干公噸,為自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該跌幅擴大了10月底創下的連續兩周跌勢,且加劇了市場的看空情緒。
鋼聯點評:為確保在APEC會議周期間北京空氣清新和藍天,很多北京周邊鋼廠被迫在APEC會議前停產。此舉削弱鐵礦石了需求,在供應上升之際,加劇了供應過剩,對鐵礦石價格下滑起到一定作用。有分析預計,全球過剩可能會令鐵礦石價格保持在近五年低位附近至少再多一年。鐵礦石價格短期將很有可能在75至80美元/噸左右,因新礦啟動將增加供應。
◎煤炭價格再度大漲 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新聞回放: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再度大漲,煤市回暖可期。高層重申停止對小煤礦審批,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國內動力煤價格仍有上行空間。自10月大幅上調動力煤價格之后,11月以神華、中煤為代表的大型煤炭企業再度上調動力煤價格,漲幅高達15元/噸。受此影響,國內動力煤價格指數大漲9元/噸,最新報收在506元/噸。
鋼聯點評:煤炭救市政策高密集出臺,政策紅利有望逐步兌現。從控總量、限進口、減負擔、改考核、調結構等入手,加大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的力度,研究多策并舉的脫困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體現。由于煤炭年度合同談判一般在12月到來年春節前進行,在談判結束前,煤企仍有拉高煤價的動力。此外,冬季供暖需求的到來將提升用煤需求,動力煤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政府新一波救市襲來:超30城松綁公積金政策
新聞回放:政府對樓市的“救市”政策一波接一波地襲來。繼各地限購松綁、央行“9•30”新政后,這一波襲來的“救市”工具則是公積金政策。目前住房公積金政策的“松綁”正在全國各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除極個別外,絕大多數是趨向寬松,例如降低首付、提高額度、放寬二套貸認定、允許異地互貸等。
鋼聯點評:低首付、放寬二套貸認定、提高貸款額度,更是針對資金非常敏感的剛需購房者,能在較大程度上刺激剛需購房者入市。
【宏觀資訊】
◎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50.4 符合預期
新聞回放:匯豐(HSBC)/Markit11月3日聯合公布,中國10月制造業PMI終值持平于初值的50.4,高于上月終值,并錄得三個月高點。分項數據顯示,產出指數亦持平于初值的50.7,創五個月最低;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均被小幅下修,但仍處在50關口上方。
鋼聯點評:顯示出制造業擴張緩慢。國內外訂單較初值均有所回落,而就業和存貨輕微好轉,抵消訂單和產出下降帶來影響。鑒于終端需求仍舊薄弱,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好轉。高基數效應在第四季度仍舊顯著,房貸放松的正面效應需要時日才能顯現,出口可能放緩。
◎10月匯豐服務業PMI回落至52.9 前值53.5
新聞回放:匯豐周三公布,中國10月匯豐服務業PMI52.9,9月該指數為53.5。中國10月匯豐綜合PMI為51.7,前值52.3。
鋼聯點評:匯豐十月服務業PMI小幅下降至52.9(九月為53.5),仍在擴張區間。受訪企業對經濟擴張以及前景持較為樂觀態度。近期國務院會議強調鼓勵消費,列出的六大消費行業均或多或少與服務業相關。我們認為眼下仍需要更為強勁的逆周期調節以緩解房地產和制造業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未來經濟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10月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3.8% 較上月回落0.2%
新聞回放:2014年10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高于榮枯線3.8個百分點,表明我國非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鋼聯點評:服務業和建筑業經營活動相對積極,帶動中國10月官方非制造業PMI升至14個月高點。非制造業保持擴張態勢,加上制造業回暖勢頭良好,暗示未來宏觀經濟可望保持平穩。
◎APEC聚焦基礎設施建設 攜手G20助推全球經濟復蘇
新聞回放:201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于今日(11月5日)起在北京舉行,與APEC會議相關議題備受各界關注。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其中“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三大主要議題之一。
鋼聯點評:在目前全球經濟面臨重大挑戰的情況下,增加基礎設施的投資,解決發展中國家發展中遇到的交通能源的瓶頸問題,同時也解決一些發達國家基礎設施老化的問題,這是非常急迫的任務。這項重大戰略措施的實施將有效地促進區域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的經濟發展。
◎央行首創MLF兩個月投放7695億 降息預期再升溫
新聞回放:11月6日,央行發布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證實9月和10月,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較大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元和2695億元。
鋼聯點評:基礎貨幣投放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傳導一般有2~3個月的滯后性,資金是留存在金融市場體系內還是投放到了實體經濟,需要觀察,由于對未來經濟下行的預期,很可能造成銀行惜貸或提高風險溢價,兩種情形下實體企業能獲得的融資都不會大幅增多。總體來看MLF會有一定效果,但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帶一路”規劃出爐:設絲路基金促基建出海
新聞回放:11月6日,據報道,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于11月4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
鋼聯點評: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專門提出成立絲路基金用于“一帶一路”建設,是加快落實三中全會決定。實施中國“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不僅能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最佳選擇之一:通過輸出過剩產能,從整體讓中國經濟完成一次華麗的轉型升級。
◎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終值不及預期 歐盟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期
新聞回放:數據研究機構Markit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份經季調后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由9月份的50.3攀升至50.6,略低于初值50.7。歐盟委員會在周二(11月4日)發布的秋季預測報告中表示,下調其對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率的預測。經濟方面,歐盟委員會稱將其對歐元區今明兩年的GDP增速預期分別從5月時的1.2%和1.7%下調至0.8%和1.1%;預計2016年GDP增速為1.7%。
鋼聯點評:歐元區最新PMI數據表現不佳,盡管歐元區10月份制造業PMI擺脫了9月份創下的14個月低點,但10月制造業活動仍接近停滯。疲弱的需求持續對歐元區制造業產出、就業及整體經濟增長構成壓力。而下調歐元區GDP增速預期是因為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在內的歐元區大國增長弱于預期,意大利今年甚至有可能重回衰退。歐盟同時也下調了其對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并表示歐元區通脹水平可能會比歐洲央行(ECB)所料還要低。
◎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出口額 創2月以來最大降幅
新聞回放:美國商務部周二(1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出口額出現2月以來最大降幅,表明美國制造的產品需求疲弱,而這也許凸顯出外界對全球增速放緩的擔憂。數據顯示,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至430億美元,為今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市場預期為逆差402億美元,前值由逆差401億美元修正為399.9億美元。
鋼聯點評:出口遭遇2月以來最大降幅,反映了歐洲、拉美和日本需求減少。這是美國企業對外出口將遭受影響的第一個跡象,因為從歐洲到新興市場的經濟體都舉步維艱,顯示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擴張的支持力度將減小。
◎日本央行意外放水 全球貨幣戰一觸即發
新聞回放:上周五,日本央行意外宣布擴大寬松貨幣政策,將寬松規模擴大至每年購買約80萬億日元資產,此前的規模為60萬億日元至70萬億日元。以刺激因4月1日消費稅上調而遭受打擊的經濟。據悉,日本央行將增購政府債券,并將擴大從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購買的金融資產,以刺激金融機構增加對企業放貸,同時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
鋼聯點評:“如有必要,日本央行不會猶豫并將再次采取行動,現在討論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為時過早!”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再度擴大寬松規模之后,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再度向市場發出如此強硬的信號,顯示出其孤注一擲的勇氣。